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,秦邦公司黨員干部、團員青年聞令而動、迅速響應、奔赴一線,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,彰顯擔當責任。

朱禮松同志在1月1日晚上11點接到社區通知,第二天清晨一早就趕到社區學習,臨近中午頂著一早上的饑腸轆轆便參與到社區核酸采樣工作中。截至下午4點他配合醫護人員共計采樣150人次。隨后便立即投入到社區管控人員入戶采樣的行列中,挨家挨戶進行核酸采樣,共計采樣7戶27人。在這短短的一天中他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艱辛與神圣,更感受到了抗疫一線白衣天使的奉獻與擔當。
李慶同志抗“疫”一線逆風前行,彰顯退役老兵硬核力量。不畏嚴寒,不懼病毒,不辭辛苦,逆行在各個防疫戰場。12月23日,他率先沖在抗疫第一線,在社區開展志愿者服務工作,又于1月1日積極請戰、迅速集結加入到雁塔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的隊伍當中,為雁塔區抗疫指揮部搬遷及轉移物資,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擔當和堅守。他說:“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退役軍人,危難時刻就要挺身而出,為抗疫作些貢獻。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是我的戰場。”

在收到上級黨組織號召后,程錦同志第一時間赴社區報到,協助開展宣傳動員、秩序維護、信息登記、解釋引導等工作,同時配合社區進行物資轉運。她說:“自己在網絡平臺上看到一些志愿者執勤維護秩序的視頻,覺得沒有那么復雜,但自己親身去完成這件事情的時候,才發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要堅持下來,真的很困難。”在晚上給社區住戶發放物資時,一個暖寶寶、一聲道謝都讓她感到這座城市的溫情,更讓她充滿干勁。作為黨員的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的責任與擔當。

作為公司95后黨員的趙瑞莉同志,下沉社區后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采集工作。她說,“最大的感觸來自于醫護工作者,他們身體的疲憊已經顯而易見,但還堅持著核酸采集工作,在工作中忘記吃飯已經成為家常便飯。”在她接替醫護人員進行采樣時,僅僅一下午就腰酸胳膊痛,封管的時候手也不聽使喚的顫抖,在這樣的環境里,她沒有絲毫的退卻,在聽到做完核酸的小朋友說出那句,“謝謝姐姐,你們辛苦了”的時候,仿佛聽到這個冬天最溫暖的的情話。

馮文虎同志小區對面酒店住著一批從外地來支援西安的醫護人員,每天起早貪黑,早上六點就集合出發,支援一線,晚上經常凌晨兩三點回到酒店。看到這些人為西安疫情奮戰時,作為黨員的他主動請纓,盡自己所能,為西安疫情作出貢獻。他主要負責社區的夜間值班工作,在小區門口搭建的臨時帳篷里只能靠著小電暖扇來取暖,在沒有任何監督和報酬的情況下,在每一個寒風凜冽的晚上,他都沒有絲毫的懈怠,堅守崗位直至交班。鮮紅的黨旗下,正是有了他們的值班交替,才使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這場抗疫戰斗中得到了接力和傳承。

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,團員青年們奮戰在抗疫一線,彰顯團旗下的青春力量。馬楠在社區幫助社區運送蔬菜,從運輸點到各家各戶,用腳步丈量這短短百余米距離微不足道,可在一趟一趟的往返中,體現的卻是一個青年的擔當。看到社區里很多孤寡老人因疫情不能和子女相聚、物資稀缺,他便自費為老人送去50箱牛奶,讓社區老人深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。

楊東升每天的任務就是為社區各家各戶配送物資、維護核酸檢測點秩序。起初社區并沒有為志愿者配發防護服,他的心里還是有些膽怯,但是經歷了一整天的志愿服務,社區的老人對他表示感謝的時候,他內心五味雜陳,無論是防護服還是紅袖章都是一份責任,無論是黨員或是團員必須都有一份擔當。他說,“防護服脫掉就用不了了,那些醫護人員每天穿著防護服,守在抗疫一線,十幾個小時挺過來多不容易。那種不畏嚴寒、逆流而上的精神值得每一個青年志愿者學習。”
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,他們就像“釘釘子”一樣牢而有力的扎在疫情防控第一線,夜以繼日的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,忠實兌現著“請黨放心、強國有我”的誓言。(劉培青)
COPYRIGHT ?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技術支持: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
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-1